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
20世纪50年代以来,四川南充先后组建南充市川剧团、四川省大木偶剧院、南充市杂技团和南充市歌舞剧院,成为除成都以外全省国有文艺院团保留最完整的地市。
长期以来,南充文艺院团以常态化、高频次的姿态活跃在各大舞台,收获荣誉,也赢得市场。
发布会现场。(南充市委宣传部供图)
7月30日,“万千气象看四川·文旅融合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充专场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。
四川省大木偶剧院院长唐国良,分享在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大背景下,南充以川北大木偶为代表市属国有文艺院团取得的成绩,以及下一步如何助力南充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。
四川省大木偶剧院院长唐国良。(南充市委宣传部供图)
唐国良介绍,南充市在推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中,充分发挥非遗文化资源优势,以川北大木偶等特色文化为引领,创新打造“非遗活化+国际传播”模式,依托四大国有院团开展精品创作和国内外展演,推动巴蜀文化走向世界。先后出台《传统地方戏剧保护条例》等政策文件,实施创作扶持、市场化改革等举措,创新建立“学校+院团”艺教融合机制,构建从基础教育到专业传承的发展体系,实现非遗活态传承和院团高质量发展。
在川北大木偶非遗传承方面,2018年,南充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授予“亚太国际木偶演展基地”和“亚洲国际木偶皮影研学基地”两项殊荣,“熊猫队长”在韩国平昌冬奥会“北京八分钟”中舞动中国情谊;央视春晚,“金牛”“稻草人”以灵动身姿传递新春祝福;成都大运会上,木偶变脸绝技让全球见证巴蜀神韵。作为木偶艺术的国际枢纽,南充已成功举办三届“国际木偶艺术周”,累计吸引40余国艺术家同台献艺。今年12月,第四届艺术周将再度启幕,诚邀各位莅临参与。
发布会外展示的“南充特产”和川北大木偶。(拍摄:谢杰)
在院团改革发展方面,南充市杂技团《东方丝源》获四川省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《太极·坛韵》包揽西班牙赫罗纳国际马戏节“组委会大奖”和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“金狮奖”,魔术《飞花令·伞》斩获意大利世界魔术大会金奖及中国杂技“金菊奖”。南充市川剧团《跳蹬》登上中南海新年戏曲晚会。市歌舞剧院歌剧《笔墨著三国》荣获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,成都大运会开幕式31名“悬浮舞者”表演的《青春追梦》惊艳世界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充分发挥非遗资源和院团优势,积极赋能国际旅游城市建设,全力做好三方面工作。”
唐国良进一步提到,一是深化非遗创新表达。聚焦川北大木偶、川剧、杂技、皮影等特色非遗资源,通过艺术再创作与科技赋能,打造沉浸式演艺项目,为游客呈现震撼的文旅视听盛宴。二是构建全域体验场景。联合古城、景区、博物馆等载体,推出“清晖雅韵”“博物馆之约”等沉浸式文化体验区,开设非遗课堂、研学游等互动项目,让非遗“可观赏、可参与、可带走”,激活文化产业新动能。三是打造国际交流平台。持续举办“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”“嘉陵江地方戏剧艺术节”等品牌活动,让“跟着非遗游南充”成为文旅新潮流,吸引跨区域客群,带动文旅消费升级,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。
他代表南充的院团发出邀约:“南充这座巴蜀文化重镇,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。诚邀全球宾客走进南充,共鉴非遗之美,同享文旅之兴。”
华泰国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